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咸丰二年是公元多少年(咸丰二年是公元多少年啊)

中国十大旅行推荐之 北京故宫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咸丰二年是公元多少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咸丰二年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大清朝咸丰元年是那一年咸丰二年是公元多少年清朝咸丰年间是指好多年到好多年

1851年为咸丰元年。咸丰年间指的是1851年到1861年。

精品推荐 咸丰重宝当二十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在1846年被他的父亲道光皇帝通过秘密立储立为皇太子,在1850年的时候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慎德堂去世。

按照清朝的制度,爱新觉罗·奕詝在道光皇帝去世的当天下午就举行了登基大典继承了清朝的皇帝位。

在道光皇帝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1851年爱新觉罗·奕詝改年号为咸丰,咸丰的年号在咸丰在位期间用了十一年。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威胁清朝中部腹地,于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

咸丰帝于三年(1853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一。他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由于太平军没有集中力量全力进行北伐以及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事变”使清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咸丰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勾结外国势力,合力扑灭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元年

1851年

辛亥年

咸丰二年

1852年

壬子年

咸丰三年

1853年

癸丑年

咸丰四年

1854年

甲寅年

咸丰五年

1855年

乙卯年

咸丰六年

1856年

丙辰年

咸丰七年

1857年

丁巳年

咸丰八年

1858年

戊午年

咸丰九年

1859年

己未年

咸丰十年

1860年

庚申年

咸丰十一年

1861年

辛酉年

公元1851到1861年。

咸丰为中国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从公元1851年至1861年,前后共使用十一年。道光、咸丰两朝常合称为道咸。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乾清宫停放。

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扩展资料: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后死在北京故宫之外。在继承人问题上,咸丰帝的遗嘱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他一方面考虑到皇后无子,贵妃幼子继承大统,将会出现皇后与母后专政间的矛盾,他设想出一个八大臣赞襄、两宫皇太后各执一印(皇后用“御赏”印、那拉氏代载淳用“同道堂”印)的政治体制,以求达到互相牵制的效果,这是咸丰帝死前的精心安排。

谁曾想到,他将六弟奕欣排除在体制之外,使之不能参与朝政,这就开启了政局不稳的先兆。

咸丰帝为求皇权平衡,搞出来一个赞襄大臣与皇太后共同辅佐幼帝的政治体制,实为求互相牵制,但最后以祺祥政变完局。出现了一个帝、相、后并存的体制。慈禧太后从借助相权、利用后权,到最后形成一人专制。看似权力稳固,实则使内政外交更加腐败。

与皇权体制相呼应的就是中央集权问题。咸丰帝为扶大厦于将倾,始起用汉族官僚集团;慈禧太后杀肃顺等八大臣,但杀其人而不废其策,终于躲过太平革命一劫。

但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满族亲贵在把控中央集权的问题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并且输得血本无归,最后袁世凯竟成了一时的最大赢家。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父亲载沣时写道:可以看出对他来说,最根本的失败是没有能除掉袁世凯。没有杀袁世凯,只能是个战术问题,而清王朝是输在了战略上,他们犯的是战略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晚清政府的几步错棋:咸丰帝的遗嘱政治隐患极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社会文化 民国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