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

三九讲堂之 周易 防诈骗指南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中正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周易中的中正是指什么中正的意思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

文/文人小哥

有哪些惊艳的名人名字,出自 诗经 或 周易

易经

在易经的义理分析方法中,经常会出现乘承比应,得中,当位这样的专业术语。因为太过于抽象,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他们的含义。

我们今天就回答一下这个关于“得中”的问题。但“中”和“正”往往在一起看,所以就放在一起来说吧。

首先说“中”

所谓的中位,指的是六爻卦中的二爻和五爻。因为二爻位于下卦的中位,五爻位于上卦的中位。

二爻在爻位上是臣位,五爻在爻位上是君位。君臣是相互呼应的。

中,不是中间点的意思。而是合理的区间。

其次说“正”

正指的是当位的情况。

在六爻卦中,初爻三爻和五爻,是奇数,奇数是阳,所以是阳位;二爻四爻和上爻,是偶数,偶为阴,所以是阴位。

假如这个阳爻在阳位,阴爻在阴位,就是当位,就是正;反之就是不当位,不正。

既济卦和未济卦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一个卦是全部当位的,那就是既济卦,只有一个卦是全部不当位的,那就是未济卦。

解释了这些基本道理之后,我们对中和正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诚明易学(如果喜欢,可以加入我们)分析认为:

二爻和五爻,假如仅仅得中,往往是说其处理事情尚在合理的区间。

如果除了得中,还当位,就是中正,这就象征着比较完美。采取了合理的方法,使事情趋于完美。

诚明易学

中但不正的爻例

师卦九二在师中吉。就是具备刚中之德,并不当位。

我们常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师卦是讲带兵打仗的。将军在外,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打仗的,有时候跟君命冲突,还会以自己的理念为准。

以自己的正确的理念为准,这就是“得中”;违背君命,这就是不当位,不正。

所以师卦的九二说在师中吉。也就是这样的情况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才吉祥。离开了这个具体环境,假如在朝廷,你仍然这样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是会获凶的。

所以师卦九二就是一种处理事情尚在合理区间的一种情况。

师卦

中正的爻例

坤卦的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既是中正的一爻。

坤卦讲的柔顺臣子之道,而六二臣位,既中且正,就是处理事情能够趋于完美。

所以爻辞说直方大,言坤之德。

不习无不利。是说这样的完美是出于本性,不需要习练就能无所不利。

坤卦

观六十四卦,大抵有这样的规律。但,还是要具体到每一个卦,具体的环境去分析了。否则生搬硬套,一定会出错的。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文人小哥】,一起领略爻辞之妙!

问题一:中正是什么意思中正平和,从字面的意思来来,都有不偏不倚,泰然自若的意思。引申一些,中正平和,其实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就是一碗水端平。大概理解到“行得端、坐得正,坦然自若的一种生活心态就差不多了。”

采纳哦

问题二:“中正当位”什么意思?韩康伯注《系辞传》说:“爻之所处曰位。”位指一卦六爻每一爻的位置。从爻序排列上说,从下向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位。初位是始位,上位是终位,三、四是上下卦际之位,二是下卦中位,五是上卦中位。按三才去分,初、二是地位,三、四是人位,五、上是天位。按阴阳去分,初、三、五奇数位是阳位、刚位,二、四、上偶数位是阴位、柔位。从职位上分,五位是尊位,二位是卑位。按朱震在《汉上易传》的传述,初位是元士,二位是大夫,三位是公,四位是诸侯,五位是天子,上位是宗庙。彖辞经常把五位称作尊位。成语里说,“位登九五”、“九五之尊”,就是把五位当成天子位。一般的说,刚爻占据五位为得位。二爻为臣位,四爻为诸侯,古代诸侯可在朝为天子卿,故为近臣位、卿位。柔爻占据二位或四位为得位。任何爻占据二位或五位都可称“得中”或“得正”。中是中正。其他位上,只要刚爻占据刚位,柔爻占据柔位,即可称作“得位”或“当位”。反之为“不正”或“不当位”。

问题三: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如题内卦或外卦的中间位置为中,单数爻为阳双数爻为阴,叫正。总体来说就是能关照整体,同时做自己的本分。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守中庸,做本分。

问题四: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正的意思是什么为进行战斗,兵力兵器所占领的位置,比喻工作、斗争的场所。例如北大营第一枪反法西斯阵地

阵:出自于古代作战的阵法、代指作战中用来依靠的作战打仗的场所

请采纳

问题五:儒家讲究中正有序,什么意思? 70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中宫城居于王城正中,宗庙、社稷、朝、市分居其周围,这个就体现了儒家的中正有序。

问题六:中正之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得是天干的相合,地支的相冲和相刑,具体如下

天干有两两相合,分别为:甲己为中正之合,乙庚为仁义之合,丙辛为权威之合,丁壬为***之合,戊癸为无情之合

地支有两两相冲,分别为: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相刑,分别为: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恃势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为无恩之刑:辰辰、午午、亥亥为自刑

你说的这句话具体翻译成白话,讲得就是,日天干为己,时天干为甲,所以为中正之合;年地支为未,日地支为丑,所以丑未相冲,又由于时地支未戌,年日时的地支形成了丑未戌的相刑。

问题七:立身中正是什么意思?很急!!求解答!!!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实指,指身体要保持中心稳定、躯干正直的状态;二是虚指,指人的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行为端正、正直。

《周易》里的中正,侧重的是适得其所,恰如其分的概念。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所谓“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十四卦两两为对,共三十二对,如乾坤为一对,屯蒙为一对,按顺序依次为对。所谓“非覆即变”,是指《周易》三十二对每一对的卦画不是颠倒,就是相反。覆,颠倒;变。

相反,如(屯)倒置为(蒙),(需)倒置为(讼),这是覆。(乾)与(坤)相反,乾六爻全为阳爻,坤六爻全为阴爻,(颐)与(大过)相反,颐上下为阳爻中间四爻为阴爻,大过上下为阴爻,而中间四爻为阳爻,二者卦画完全相反,这就是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易

OK,关于周易里的“中正”是什么意思和中正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些名人的名字源出于 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