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国家GPS规范的观测(gps观测要求)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国家GPS规范的引用标准

大家好,关于国家GPS规范的观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实时观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国家GPS规范的观测天文观测有几种方法地面气象观测规_地面气象观测

10.1观测区的划分

国家GPS规范的技术设计

10.1.1AA、A、B级网的布设视测区范围的大小,可实行分区观测。当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分区间至少应有4个公共点。

10.1.2任一个同步观测子区或观测单元子区参加观测的接收机台数应符合标6第三项的规定。

10.2观测计划

作业调度者根据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采用的GPS作业方法(静态或快速静态定位测量)设计的基线的最短观测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10.3基本技术规定

10.3.1各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规定应符合表7要求。

表7各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项目级别 AA A B C D E卫星截止高度角(º) 10 10 15 15 15 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总数≥4≥4≥4≥4≥4≥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20≥9≥6≥4≥4观测时段数≥10≥6≥4≥2≥1.6≥1.6时段长度min静态≥720≥540≥240≥60≥45≥40快速静态双频+P(Y)———≥10≥5≥2双频全波———≥15≥10≥10单频或双频半波———≥30≥20≥15采样间隔s静态 30 30 30 10~30 10~30 10~30快速静态——— 5~15 5~15 5~15时段中任意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静态≥15≥15≥15≥15≥15≥15快速静态双频+P(Y)———≥1≥1≥1双频全波———≥3≥3≥3单频或双频半波———≥5≥5≥5注

1在时段中观测时间符合表7中第七项规定的卫星,为有效观测卫星。

2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将个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数扣除其间的重复卫星数。

3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纪录的时间段。

观测时段数≥1.6,指每站观测一时段,至少60%测站再观测一时段。 10.3.2AA、A与B级观测时段分布应尽可能日夜均匀,且夜间观测时段所占比例不得少于25%。夜间观测从日落后1小时开始起算至日出为至(以同步环最西部点位标准)。

10.3.3AA、A、B级测量必须同时观测记录各项气象元素和天气状况。C、D、E级测量可不观测气象元素,而只记录天气状况。

10.3.4GPS静态定位测量时,观测数据文件名中应包含测站名或测站号、观测单元、测站类型(是参考站还是流动站)、日期、时段号等信息,

10.3.5雷电、风暴天气时,不宜进行AA、A、B级GPS测量。

10.4观测准备

10.4.1GPS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应进行预热和静置,具体要求按接收机操作手册进行。

10.4.2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用三脚架安置天线时,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B级不应在高标上安置天线;

b)需在觇标的基板上安置天线时,应先卸去觇标顶部,将标志中心投影至基板上,然后以投影点安置天线。投影点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或示误四边形的长对角线不得大于5㎜,投影方法见GB/T 17942;

c)GPS点上建有寻常标时,应在安置天线前放倒觇标或采取其他措施;

d)B级及以上各级GPS测量,其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估计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其定向误差应不大于±5°,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按此标记安置仪器.

e)天线集成体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没有圆水准气泡的天线,可调整天线基座脚螺旋,使在天线互为120°方向上量取的天线高互差小于5㎜。

10.5观测作业的要求

10.5.1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10.5.2经检查接收几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

10.5.3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10.5.4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测量手簿格式、记录内容及要求见附录D。

10.5.5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项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卫星健康状况、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调度组织者。

10.5.6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须观测记录气象元素的等级GPS网点,每时段气象观测应不少于2次。一次在时段开始时,一次在时段结束时。时段长度超过2h时,应每当UTC整点时增加观测记录上述内容一次,夜间放宽到4h。

10.5.7气象观测所用通风干湿表需悬挂在测站附近,与天线相位中心大致等高度处。悬挂地点应通风良好,避开阳光直接照射,便于读数。空盒气压表可置于测站附近地面,其读数应顾及至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加入相应的高程修正。

当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不一致时,可在合适的地方两侧气象元素,然后加上高差修正化为天线相位中心处的气象元素。

10.5.8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其测量方法及要求见附录D。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记事栏。

10.5.9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进行偏心观测,若迫不得己进行时,应测定归心元素,其方法可参考附录F或GB/T 17942。

10.5.10观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要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碍信号。

10.5.11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

10.5.12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

10.5.13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

a)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

b)进行自测试;

c)改变卫星仰角限;

d)改变数据采样间隔;

e)改变天线位置;

f)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10.5.14在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中,同一观测单元期间

a)参考站观测不能中断;

b)参考站和流动站采样间隔要相同,不能变更。

10.5.15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

天文观测仪器系统包括望远镜、辐射分析器(如照相机、光电光度计、光谱仪)与探测器(如照相底片、光电倍增管、电荷耦合器件(CCD)等)。观测的方法也就因仪器的系统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1.目视观测(观察其亮度、形态和它所在的天空位置);2.照相测光和成像观测;3.光电观测(如对彗核和彗尾(局部)的亮度进行测光);4.CCD的成像观测。自然是采用对彗星进行CCD成像观测最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实时处理。这里就照像测光中的底片定标和大气消光改正问题谈一谈。

由于底片是非线性的,不同乳胶均有不同特性,所以——定要测定底片的特性曲线,通过定标曲线才能把测定的镀片密度归化为强度。底片的定标曲线可以通过拍照和测量——批已知星等的标准星,以其视星等值为横坐标,以所测的密度为纵坐标绘出底片的定标曲线,在观测彗星时往往没有足够多甚至没有——颗适用的标准星,则可在有。足够多的已知标准星的其他天区拍第2张底片。也可利用定标灯(包括不同亮度级)或用一均匀光源光照射——阶梯减光板预先对所有底片的一角露光。注意拍照彗星的照片要和定标片取白同一张(卷)底片,并放在一起显影、定影处理。

彗星的细致暗弱结构可通过对扣得的底片作接触复制技术来增强图像。在复制曝光时原件和复制件乳胶要压得非常紧。采用Ⅲa型乳胶,在漫射光照射下作高反差复制可以得到显著效果。

观测资料应当做地球大气的消光改正,最好利用光电光度计同时观测彗星天区附近的标准星求得大气主消光系数A。设大气内测的视星等为m′,大气外星等为m则有m=m′-kF(z),式中的F(z)为大气质量,它与天体的天顶距z有如下关系:

F(z)=secz-0.0018167(secz-1)-0.002875

(secz-1)^2-0.0008083(secz-1)^3

吴宏钢2006/09/18

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人工观测项目,昼夜守班站每天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白天守班站每天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

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 00分,正点数据采样。

00-01分,完成自动项目的观测。

01-03分,向微机录入人工观测数据。

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人工仪器设备。

45~60分观测云、能、温、湿、降水、风、压、地温、雪深等,连续观测天象。

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基准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后以自动观测记录进行编发报,但仍然保留24次人工定时观测。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值班员每日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技术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走时误差在30秒之内。

说明: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基准站除02、08、14、20时外,其它正点时次还需观

测压、温、湿、风。

第2章地面气象观测场

观测场25m³25m;条件限制16m(东西向)³20m(南北向)。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稀疏围栏约1.2m高。草高不能超过20cm。小路0.3~0.5m宽。

仪器东西间隔不小于4 m,南北间隔不小于3 m,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 m。

旧站址的观测记录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从1月1日开始。

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上要对比观测,时间基准站为1年(1~12月);基本站和一般站为1、4、7或7、10、1月,对比观测的时次为02、08、14、20时(80cm、160cm、320cm等层的地温仅在14时)4个时次,夜间不守班站02时可用自记记录代替。

表2.1仪器安装要求表

第3章地面气象观测仪器

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2年。第1年以人工观测记录(采

用原用观测仪器)为正式观测记录,1年后以自动观测记录(采用新观测仪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

平行观测时次为02、08、14、20时4个时次,非昼夜守班站,02时可不平行观测。

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平行观测期限至少3个月。

第4章云

层积云视宽度角多数大于5°。

高积云大多数云块的视宽度角在1~5°。

γd为干空气的绝热直减率,近似于0.98℃/100m,γ阶段的直减率,近似于0.17℃/100m。

z

为露点温度在干绝热

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青天,则记10—;云占全天10分之1,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10分之2,总云量记2,其余依次类推。

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10分之零点5时,总云量记0。

云高的云状只记10个云属和Fc、Fs、Fn3个云类。

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

表4.2各云属常见云底高度范围表

第5章能见度

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

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

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km)为单位,取1位小数,第2位小数舍去,不足0.1km记0.0。夜间观测能见度时,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

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

⑴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

⑵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到5倍。

⑶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2.5倍。

第6章天气现象

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

尘卷风——很小的尘卷风,直径在2米以内,高度在10米以下的不记录。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则另记起止时间。

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如两次间隔时间超过15分钟,须另记起止时间。

若雷起止方向之间达到180°或以上时,须按雷暴的行径,在起止方向间加记一个中间方向。

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吹雪、烟幕、霾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方括号[ ]。.

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强浓雾能见度小于0.05km

浓雾能见度0.05km~小于0.5km雾能见度0.5km~小于1.0km特强沙尘暴能见度小于0.05km

强沙尘暴能见度0.05km~小于0.5km沙尘暴能见度0.5km~小于1.0km

6.1降水现象的特征和区别

6.3视程障碍现象的特征和区别

第7章气压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1位小数。水银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4个小时。

气压读数复验后,降下水银面,使水银面离开象牙针尖约2~3mm。观测用电灯15~40W。

记号前后两处读数≥0.3hPa(温度≥0.3°C,相对湿度≥3%),称为跳跃式变化。

自记值同实测值的比较,系统误差超过1.5hPa时,应调整仪器笔位。日转型自记钟一天快慢超过10分钟,应调整自记钟的快慢针。计算海平面气压的气温直减率,规定采用0.5℃/100m。

第8章气空温度和湿度

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支架顶端约高出地面125cm。

木质百叶箱1至3年重新油漆一次。

百叶箱内外箱壁每月至少定期擦洗1次。百叶箱照明用的电灯不得超过25W。湿球杯口距球部约3cm。纱布长约10cm。

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湿球纱布冻结后,在球下部2-3mm处剪断。

气温在-10.0℃或以上湿球纱布结冰时,观测前须湿球溶冰。

溶冰时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气温在-10.0℃以下时,停止观测湿球温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湿度。但在冬季偶有几次气温低于-10.0℃的地区,仍可用干、湿球温度表进行观测。

气温在-36.0℃以下,接近水银凝固点(-38.9℃)时,改用酒精温度表观测气温。

湿球纱布一般应每周换1次。

水杯中的蒸馏水一般每周更换1次。

最高温度表安装高出干湿球温度表球部3cm。气温在-36.0℃以下时,停止最高温度表的观测。最低温度表水平地安装并低于最高温度表1 cm。

1~5日20时应读取最低温度表酒精柱,5日的平均差值如果≤0.5℃,最低温度表可以使用,>0.5℃,应撤换最低温度表。

中途换用了最低温度表,在换用后的前5天内,观测酒精柱的示度。

温度计记录值与实测值相比较,系统误差超过1.0℃时,应及时调整仪器笔位。

铂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为100Ω。

湿度计读数时,若笔尖超出自记纸下沿(0%),但未靠着钟筒的底沿;或笔尖超出自记纸上沿(100%),但未超出自记纸,则按外延法读数,订正后的值>100时,记为100;<0时,记为0。

湿度计若订正后的最小相对湿度<0时,记为0。

第9章风向和风速

风速以米/秒(m/s)为单位,取1位小数。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值,瞬时风速是指3秒钟的平均风速。

风的平均量是指在规定时间段的平均值,有3秒钟、2分钟和10分钟的平均值。

风速感应器(风杯中心)距地高度10~12m;若安装在平台上,风速感应器(风杯中心)距平台面(平台有围墙者,为距围墙顶)6~8m,且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0m。

EL型电接风电源使用交流电(220V)或干电池12V(串联),电压如已低于8.5V就不能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更换风向指示灯泡时,用6~8V,0.15A的,不可用超过0.15A的灯泡。静风时,风速记0.0,风向记C;平均风速超过40.0m/s,则记为>40.0,作日合计、日平均时,按40.0统计。

当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20分钟时,不必进行时间差订正。风速自记部分是按空气行程200m电接1次,风速自记笔相应跳动1次来记录的。如10分钟内跳动1次,风速便是0.3m/s(即200m/600s);如10分钟内笔尖跳动两次,风速便是0.7m/s(即400m/600s)。因此,风速的小数位只能是0、3和7。

表9.1风向符号与度数对照表

第10章降水

降水量以毫米(mm)为单位,取1位小数。

通常测定5分钟、10分钟和1小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我国采用直径为20cm正圆形承水器。

量杯有100分度,每1分度等于雨量筒内水深0.1mm。

当雪深超过30cm时,应把仪器移至备份架子上进行观测。

每天08、20时分别量取前12小时降水量

20时降水量观测时和观测前无降水,而其后至20时正点之间(包括延续至次日)有降水;或20时观测时和观测前有降水,但降水恰在20时正点或正点之前终止。遇有以上两种情况时,应于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并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定时栏,使天气现象与降水量的记录相配合。

降水量不足0.05mm时记0.0。

虹吸式雨量计无降水时,自记纸可连续使用8~10天,用加注1.0mm水量的办法来抬高笔位。

虹吸式雨量计有降水(自记迹线上升≥0.1mm)时,必须换纸。

在雨季,每月应将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进行1~2次测量。

第11章雪深和雪压

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雪压是以克/平方厘米(g/cm2)为单位,取1位小数。

在规定的日子当雪深达到或超过5cm时要观测雪压。

三次测量的地点,彼此相距应在10m以上。

平均雪深不足0.5cm记0。

8时未达到测定雪深的标准,之后因降雪而达到测定标准时,则应在14时或20时补测一次。

体积量雪器内截面积为100cm2。

5、10、15、20、25日和月末最后一天,雪深达到5cm或以上,在雪深观测后观测雪压。

因降雪使得雪深一日间又增加5cm或以上,须在该日雪深观测后,补测雪压。

2。。称雪器圆筒内截面积50 cm

第12章蒸发

蒸发量以毫米(mm)为单位,取1位小数。

E-601B型蒸发器口面积为3000cm2

器口向下6.5cm器壁上是测针插。

土圈高度应低于蒸发桶口缘约7.5cm。

护圈口缘低于蒸发桶口缘5-6 cm。

小型蒸发器口径20cm,高约10cm,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第13章辐射

紫外辐射分三个亚区:

UV-C:0.100~0.280μm

UV-B:0.280~0.315μm

UV-A:0.315~0.400μm

第14章日照

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²米-2(W²m-2)的那段时间总和。日照时以小时(h)为单位,取1位小数。

赤血盐、枸橼酸铁铵分别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0和3:10。

纸上10时线对准筒口的白线,14时线对准筒底的白线。

日照纸浸漂3~5分钟。

全天无日照,日照时数记0.0。

涂刷日照纸以用量10张为宜。

第15章地温

地温以摄氏度(℃)为单位,取1位小数。

5、10、15、20cm曲管地温表表身成135°夹角。表安装间相隔约5cm。

地温场面积为2³4m2。

踏板宽约30cm,长约100cm,相距表北面约40cm处。

浅层铂电阻表安装板条全长250mm,宽30mm,厚5mm。

电缆应有1m左右的长度埋入土中。

直管温度地段面积为3³4m2,人工表表间相隔约50cm,

在表北边约30cm处,应设置一个木制观测台架,架宽约30cm

铂电阻表深层表安在人工深层表南侧50cm处,表间相隔约50cm。

草地观测面积约1 m2。传感器安装在距地6cm高度处,传感器一端有0.5m左右的电缆露出地面。

草温和雪温观测的切换应在20时进行。当草株高度超过10cm时,应修剪草层高度。 8时地面最低温度可能出现在±5℃之间时,应于8时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地面温度值降到-36.0℃以下时,只读地面最低温度表的酒精柱和游标示度,并以经器差订正后的酒精柱读数作为0cm记录。

第16章冻土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

第17章电线积冰

电线积冰以毫米(mm)为单位,取整数。积冰最大重量,以克/米(g/m)为单位。两组积冰架之间距离约150~200cm。

支柱采用50mm³50mm³5mm规格的角钢。

以4mm(又称8号)、长100cm铁(钢)丝作为导线,两端在距端点5cm处弯成直角。

合页箱长25cm直径15cm或25cm

第18章地面状态

在观测场附近(或观测场内)选择一块约2m³5m面积的自然地面作为观测地面状态的特选场地,用于观测干、湿、积水和地面冻结这4种地面状态。 20种状况以00~19二十个数码表示。

第19章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采集器的电源能保证采集器至少7天正常工作,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3天的每分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1分钟平均风向和风速、降水量和下

表列各项目的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

2分钟平均风向

2分钟平均风速

气温

露点温度

本站气压

海平面气压

3小时变压

24小时变温、变压

24小时内最高气温

24小时内最低气温

12小时内最低气温

1小时内累计雨量

3小时内累计雨量

6小时内累计雨量

24小时内累计雨量

1小时内极大风速的风向

1小时内极大风速

6小时内极大风速的风向

6小时内极大风速

时钟误差不超过30秒/月。

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6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余下的4次采样值求算术平均。1分钟平均值为瞬时值。

风向、风速的采样速率为每秒钟1次,求3秒钟、2分钟、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3秒钟的平均值为瞬时值。

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1次。

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均为1分钟内有效采样值的算术平均。风速以1秒钟为步长,求3秒钟的滑动平均值;以1秒钟为步长,求1分钟和2分钟滑动平均风速;以1分钟为步长,求10分钟滑动平均风速。

风向、风速采用滑动平均方法,计算公式为:

nnn1(19.1)

K=3t/T(19.2) YK(yY)Yn1式中 Yn:n个样本值的平均值,Yn1:n-1个样本值的平均值,yn:第n个样本值,t:采样间隔(s),T:平均区间(s)。

风向过零处理采用以下算法:

计算 yn- Yn1=E

若E>180°,则从E中减去360°;若E<-180°,则在E上加360°。再用此E值重新计算Yn。若新计算的Yn>360°,则减去360°;若新计算的Yn<0°,则加上360°。

最大风速从10分钟平均风速值中选取。

电缆挂钩离地沟底的高度小于30cm;沟的宽度30cm左右为宜。

各种接地电阻应小于5Ω。

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10分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每日08、20时仍须人工观测雨量筒的降水量,并记入观测簿中定时降水量栏作为正式记录。

每日20时后必须认真检查当日数据是否齐全,并做好当日数据文件的备份。

好了,关于国家GPS规范的观测和实时观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国家GPS规范的术语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