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归龙山的地理位置(归龙山的地理位置图片)

龙山街道辖区村居地理位置图

其实归龙山的地理位置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归龙山,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归龙山的地理位置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长汀归龙山现在可以去了吗归龙山的地理位置归龙山的景点

可以。归龙山是长汀县的十大名山之一,是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坐落于闽赣边境的四都镇红寮村,长汀县7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没有疫情,游客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可以前往。

巴人最后的一座古城堡,堡内遍布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许多未解

它座落于红寮村境内,东至南北湖5华里,西面与江西瑞金、会昌交界,离红寮村的白竹塘5华里,北至红寮村石寮湖自然村10华里。归龙山距长汀县城68公里,距四都镇政府所在地28公里,海拔1036米,是四都境内最高的山峰。其山势雄伟、巍然屹立、峻峭突兀、耸天凌云。呈西北----东南走向,周围群山环绕、峰峦起伏、万木峥嵘、奇石罗列,长年云绕雾锁。年平均气温14—17℃,最低气温可达-6℃左右。由于归龙山独特的神明信仰、保存众多的功德碑刻、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间传说,历来引起人们对归龙山无限的兴趣,或旅游探访,或神明崇拜,成为长汀县十大名山之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座名山。

出米石

在罗公庙后右侧的石壁上有个约二寸大的石洞,相传早先那石洞每天都会流出大米,流出的大米刚好够罗公庙和尚和来朝拜的香客吃。从不多出,也不会少出。

有一年的八月初一,归龙山庙会,周围四乡八县的游人香客都成群结队来朝拜罗公。管厨的和尚见来人特别多,心急如焚,催促在那出米洞前接米的小沙弥:“快点快点,来了那么多的施主要吃饭,不快点的话,就做饭也来不及了!”那小沙弥急得满头大汗,说:“师傅,这洞口太小了。出不赢哪!”那和尚跑过去一看,只见那出米洞依然不急不缓地流。他想,照这样的速度,何时才能出够这么多人吃的米?不如把洞口凿大一点,让它出快些。于是吩咐小沙弥拿来铁锤、钢钎,动手凿洞。谁知那洞口被凿得二寸多大的时候,米却不流了。从此后,出米洞再也不出米了。

馒头石

由南北湖上归龙山,在半山腰路边有一酷似馒头的石头,据说那是罗公菩萨放在那,留给远道而来的香客充饥的。相传在明朝时,在粤北客家地区有个叫陈五郎的人,他虽家财万贯,却整日病态恹恹、不思饮食,年过四十而膝下无儿无女。他听说福建汀州府的归龙山罗公祖师灵验异常,有求必应,便萌发了来归龙山的念头。他带上家仆一路上走走停停,一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这天所带的干粮吃完了,终于来到归龙山下。他由家仆搀扶着,一步一颤地上到了半山腰。他实在又累又饿,便靠在路边,头枕在一圆石上休息,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五郎迷糊间听得一声音在叫他:“陈五郎、好诚心,千里跋涉到长汀;又累又饿半山歇,给你馒头做点心。”五郎觉得有人给他一个已干裂的馒头,他毫不客气地接过,撕下一角就吃。他正吧唧吧唧吃得有滋有味时,忽听得“老爷老爷”的叫声,五郎醒来一问,得知家仆见五郎嘴巴一张一合,以为要出事,就慌忙将他叫醒。五郎醒来后直觉得神清气爽,与刚才判若两人,只见他一个劲地咂巴着嘴:“馒头真好吃呀!”家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馒头呀?”五郎将梦中的情景告诉了家仆,家仆说:“定是老爷一片诚心感动了罗公祖师,罗公祖师在显灵呢!”话刚说完,只见那石头“砰”地一声,表层的一角突然崩裂开来,把五郎和家仆吓了一大跳。五郎回过神来,左看右瞧,那石头分明就是刚才梦境中吃得津津有味的馒头样,他不禁赶紧跪下,叩头不止:“感谢菩萨大恩大德!”五郎回家后,身体日益强壮,第二年就喜得一子。据说他后来还特地带着妻儿回来归龙山打了七天七夜的大醮。打那以后,凡到归龙山朝拜的人既不会觉得饿,也不会疲劳了。

作揖岩

作揖岩位于归龙山山顶,为一悬崖,崖外万丈深壑,岩边有一石笋,刚好能放下一只脚。据说谁敢站在那作三个揖,心里想求什么都能如愿。

相传,四都有一青年百六郎,他自幼丧父,是年轻守寡的母亲将他拉扯大。他家虽穷,但长得虎背熊腰,品貌出众。与邻村的八娘相互爱慕,两人还私定了终身。无奈八娘的父母就是嫌百六郎家境贫寒,一直不肯答应他们的婚事,使百六郎非常苦恼。

有一日,百六郎备好香烛,独自一人来到归龙山。他先拜过罗公菩萨后,沿着庙后的小径来到山顶。他坐在峰顶的石头上苦思冥想,闷闷不乐。忽然他想起人们常说“谁敢在作揖岩上许愿,就求什么应什么”的话,便小心翼翼地爬出了作揖岩。他站在那闭上眼睛喃喃自语:“罗公菩萨啊,我与八娘相互爱慕,可是她父母嫌我家穷,要不是母亲的养育之恩尚未报答,我真想……”百六郎一时伤心不已,恍惚间一头栽下山崖。

那百六郎早已吓得灵魂出窍,唯有等死的份。忽然间觉得有人托住了他的身体,将他放在地上。他睁眼一看,是一个头上长了个包的老人。老人笑容满面地说:“人穷不可怕,志穷万事空;勤劳发奋自有福,贤妻自会到家中。切记,切记!”说完便飘然而去。百六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也不知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

百六郎回家后将此奇遇告诉他母亲,百六娘应就说:“那老人肯定罗公菩萨!你照他说的去做,一定冇错。”百六郎便每天两头见黑地种地、开荒。

有一天,百六郎在一山坡上挖得起劲,突然间锄头落下“咣”的一声,像是敲碎了什么。百六郎扒开泥土一看,原来是一罐银元,百六郎高兴地跳了起来。赶紧脱下衣褂,将银元包回家中。

百六郎捡窖的消息传开后,八娘的父母自然也欢天喜地。这天,百六郎聘的媒人一到,没费什么口舌,便将婚事定了下来。年底,百六郎和八娘这对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

风动石

从归龙山山顶沿山脊小路往西下行约500米,有二块巨大岩石,造型优美别致,看似“危危欲坠,游人推之,摇曳晃动,旋即又稳立如故,千百年未移毫厘”,这就是县志所载的“风动石”。据说这两个巨大岩石是释迦牟尼与罗公菩萨为争座位比法的结果。

传说释迦牟尼得知罗公菩萨正在归龙山做庙,听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便驾起祥云来到了归龙山。他对罗公菩萨说:“天下名山皆归佛。我乃千年古佛,你呢,只是人间真神,这正殿要让我坐。”罗公菩萨说:“此山是人间仙境,它既是我发现的,又是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争取来的,正殿自然要我坐才是。”这一佛一神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决定以比功夫定夺,双方约定两人在5华里外的山脚各抱一个石头上归龙山顶,看谁的速度快、块头大。谁赢了,正殿就归谁坐。

罗公菩萨在石寮湖小溪边抱了块石头,用力一蹬,在小溪的石块上留下了一个长约二尺、深七、八寸的脚印,“呼”地一声上了山顶,石头刚放下,那释迦牟尼就在西边的石寮坑托一大石飞来,落在西边的山崖上。这两块巨石就成了风动石。比赛的结果是:罗公菩萨速度快,但块头较小;释迦的块头大,但速度较慢。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归龙山毕竟是罗公菩萨发现、争取来的,释迦佛也不便硬争。最后商定:为照顾释迦老佛的面子,把庙左移5尺,表面上看是释迦佛坐正殿,而真正的山龙口还是归罗公菩萨坐了。

镇山之宝完璧归赵

在归龙山罗公庙的一个阁楼里供奉了一尊归龙山最古老的菩萨,这尊一尺多高的菩萨雕像被视为镇山之宝,除打醮外,从不示人。

这尊菩萨像原来供奉在乌泥与江西船坑交界的观音亭内。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日,那菩萨像被人偷走了。后来菩萨托梦说,在赣州府的某地,便寻到那。待寻到时,发现有两尊一模一样的观音像,但去的人还是认出了属于他们的那尊。但人家始终坚持说是他们的,一直争来争去,毫无结果。到了傍晚时分,双方只好跪在地上,对着桌上的两尊观音像烧香,并言明:是福建的菩萨请明天早上跑到桌沿,是赣州的菩萨就请原地不动。然后双方在门上各锁一把锁。第二天,打开门一看,福建的那尊果然来到桌沿,终于使属于福建的观音像完璧归来。打那以后,怕再发生类似事件,就将它安奉在归龙山上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湖南 湖北的两个县,名字一龙一凤,相隔不到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