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青松观的历史发展(青松的简介)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香港青松观主席黄健荣一行视察广州赤松宫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青松观的历史发展,以及青松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简介香港青松观简介青松观的历史发展

《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是由香港青松观统筹,青松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由陈耀庭、刘仲宇、萧登福三名学者注释,选取青松观所藏并实际使用的科仪经书加以校注而成。

丛书系列刘仲宇(注释):《太上玄门早课》。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17刘仲宇(注释):《太上玄门晚课》。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48陈耀庭(注释):《关灯散花仪》。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24陈耀庭(注释):《玄门破狱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9889838331陈耀庭(注释):《摄召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9889838362陈耀庭(注释):《玄门启师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年。 ISBN 9789881744616刘仲宇(注释):《吕祖无极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年。 ISBN 9789889838303陈耀庭(注释):《太乙济度锡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ISBN 9789881744654陈耀庭(注释):《玄门开位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09年。 ISBN 9789881744616陈耀庭(注释):《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宝忏(上)》。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744609刘仲宇(注释):《玄门赞星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41陈耀庭(注释):《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宝忏(下)》。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65陈耀庭(注释):《先天斛食济炼幽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9881897572刘仲宇(注释):《清微礼斗科》。香港:青松出版社,2012年。 ISBN 9789881573933萧登福(注释):《三元赐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22萧登福(注释):《玉皇宥罪锡福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3年。 ISBN 9789881574039萧登福(注释):《正阳仁风宝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84萧登福(注释):《武圣保安法忏》。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574008萧登福(注释):《玄门朝科(上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05萧登福(注释):《玄门朝科(下集)》。香港:青松出版社,2014年。 ISBN 9789881350312陆家嘴竟藏着这些博物馆 美术馆,你都去过吗

大道无形,应化有迹。学道匪难,要在正途。途正则风起云从,直趋于神乡仙府,行偏必南辕北辙,难超乎俗世凡尘。故历代祖师,常念学道行道必以正途是求,为学者设规范、立科教,必使科仪合乎大道之正,学道全其本性之真。道门科仪,实为行道大法。陆修静仙师曾云:「法者,规圆矩方,万物从之得正者也。」「行犹行步也,法犹法式也。夫人学道,要当依法寻经,行善成德。」(《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而最赞灵宝斋法科仪,目之为「无量大法桥」。科仪既为法桥,则舍之无由得登道岸。

我全真之教,虽创于重阳王祖,而其所涵,实能含宏光大,得元始、老子要旨,汇历代道法精华,于科仪编制,亦具匠心。当年祖师所立环堵、坐僻诸仪,非但自行于全真徒众,且为一般重道者引为修行正途。丘长春祖师所传三坛大戒,更为全真科仪精华,自清王常月律师改单传独授之法为公开放戒,再兴龙门,全真科仪亦因之大传于世。道缘应时而至,北风南渐,全真之教大行之岭南,惠及于香江,于是青松观等诸大宫观得耸立于九龙、新界。然宫观初立,虽有宝殿巍峨,像设庄严,惟于科教之仪,犹未成规模。我青松观前故观长侯公宝垣,有见于科仪之正乃正道之标准,欲张大全真之教于香江,必使科仪规程一出于纯,故于四十余年前,亲往广州三元宫请得科仪经本,为青松观科仪规范。而三元宫之藏,实转辗得之于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故得此经本,亦由之直接龙门道脉,其义非同寻常。有此规范,则行道有据,早晚功课严整,赞星礼斗有序,朝参拜忏成规,度亡济炼得法。于是全真之风卓然树立,信士由是知有全真正法,虔信愈诚愈坚。行之既久,其他道友亦往往取则,故实已久行于香江诸大宫观。又香江偏于海隅,东西通汇,欧风美雨常临,而中华文化之本更宜培厚,故弘道之任更艰于内地。科仪大行,非仅为沟通人神,超于道岸,亦因我三清四御南极青玄之崇高威望,得凝聚信泉,齐听道诚,而我华夏传统道德由之常得传扬,于清整社会风气,抵御不良文化,温习传统伦理,塑造完美人格,其功甚大,且有不可替代者。故科仪经书之完善,行道遵依于科范,其义早越出于宫观,而兼造福于社会。

科仪之设既重,凡我玄门信士,行道皆依经书为准,凡科范不敢逾越,经文必当虔诵。惟当年祖师傅经,本多玄奥,行之者未必皆能深究其秘,而星移物换,文化更新,今人不知古义,在所难免。故久有信士、经生,常患参与科仪而未能深知意蕴,每诵经文而艰于文义,极思有通明之士,为之注解阐释。有见于此,我观诸位董事乃提议选取科仪经本要籍,加以校注,陆续推出,以应信士研读之渴望。我观董事局深表赞成,批准其议,并请其代为聘请陈耀庭、刘仲宇教授主持其事。二教授皆于科仪素有研究,造诣匪浅,成果良多,然因经本文义艰深,玄奥不易言说,且科仪之设,非徒形式规整,更有要旨寓于其中,非浅学可以领悟,故注之者虽云有识,从事之犹觉不易措手,一经之注,或经年累月。数年努力,终先克成数册,由青松出版社陆续出版。此后,尚当继续努力,渐次完成其他各注,使之大成。

于此注本初成之时,我等既贺其成功,亦企其续成,并期其书广行,经生信众便于参读,社会之士亦得以知全真科仪玄奥。如是,于光大道教,宏扬华夏传统文化,真成功德无量之举。

是为序。

道历四七零一年菊月

西元二零零四年十月

青松观创立于1950年,属全真教龙门派,道派溯源于广东广州至宝台。创立初年建坛于九龙伟晴街,1952年迁至弥敦道,1960年购置屯门青山麒麟围建立永久观址,1974又增设九龙大南街观址以配合屯门祖观的发展。

屯门祖观除了是信徒道侣聚合参道之宗教场所,亦是中外游客及香港市民参观游览之道教圣地。观内园地广茂,殿宇巍峨,金碧辉煌,花林池榭,风景清幽;建筑以纯阳宝殿为中心,殿内恭奉著吕纯阳祖师、王重阳祖师和丘长春祖师三代圣像。

青松观自发韧初期,即以慈善事业为坛务推展的重点,除宗教服务外,更因应当时香港社会情况之需要设立义学、施米、赠医施药、发放救济品、赈济寒衣棉被及男女安老院等社会福利慈善服务。五十余年来,先后获香港***批准设立两所西医诊所、两所中医赠医药诊所、护理安老院、老人中心、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及三间幼稚园等,使青松观的济世利生善业更加发扬光大。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青松观加强了与中国道教界之联系。在1994年及1996年先后捐资人民币五百多万,由中国道教协会分配予近二百间道观,作为恢复和维修之用。对于其他省市道观的修复重建,青松观亦皆慷慨协助,尤其在1993年出资全力承担广东罗浮山黄龙古观的重建,一时成为佳话。

在弘扬道学方面,青松观先后于1991年创办「香港道教学院」、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和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对于推动道教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播以及培养道教人才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1994年起,香港道教学院和全真道研究中心多次与各地著名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合作举办大、小型学术研讨会,不但提高了道教学术的研讨风气,更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及至世界学术界关于道教文化研究文流的先流。此外,《弘道》、《香港道讯》、《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学院丛书》、《全真道研究中心丛书》、《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玄门集粹》等书刊,均是青松观近年来的出版成果,亦是推广道教文化的重要媒介。

青松观创立于1949年,属全真教龙门派,道派溯源于广东广州至宝台。创立初年建坛于九龙伟晴街,1952年迁至弥敦道,1960年购置屯门青山麒麟围建立永久观址,1974又增设九龙大南街观址以配合屯门祖观的发展。屯门祖观除了是信徒道侣聚合参道之宗教场所,亦是中外游客及香港市民参观游览之道教圣地。

1949年由卢少华(道号宝经)、易泽峰(道号宝云)、陆今航、叶星南、麦时修等18人发起创建。1951年于伟晴街67号四楼建立道坛供奉吕祖,1953年迁九龙弥敦道200号5楼,扩办慈善事业,1961年由观长侯宝垣道长于屯门麒麟围新建,建成并发展为现有规模。并于1974年又在大南街另辟一道场。道脉传承全真龙门法派。是香港最大的道场之一。青松观主祀“纯阳吕祖仙师”,建有纯阳大殿,及翊化宫等殿宇亭台。观内建筑宏伟,花木茂翠,景色优美,另有精心培栽的盆景、珍藏的经典书画及古玩,使宫观更具玄雅气象。该观活动“以道教教义为经,以服务人群为纬,为道教多元化之善团。本尊道贵德之主旨,植福扬孝,安老育材,行善修真;配合政府,繁荣社会,冀求丰富市民康乐”。

青松观自发韧初期,即以慈善事业为坛务推展的重点,除宗教服务外,更因应当时香港社会情况之需要设立义学、施米、赠医施药、发放救济品、赈济寒衣棉被及男女安老院等社会福利慈善服务。五十余年来,先后获香港政府批准设立两所西医诊所、两所中医赠医药诊所、护理安老院、老人中心、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及三间幼儿园等,使青松观的济世利生善业更加发扬光大。

内地改革开放后,青松观加强了与中国道教界之联系。在1994年及1996年先后捐资人民币五百多万,由中国道教协会分配予近二百间道观,作为恢复和维修之用。对于其它省市道观的修复重建,青松观亦皆慷慨协助,尤其在1993年出资全力承担广东罗浮山黄龙古观的重建,一时成为佳话。

在弘扬道学方面,青松观先后于1991年创办「香港道教学院」、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和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对于推动道教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播以及培养道教人才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1994年起,香港道教学院和全真道研究中心多次与各地著名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合作举办大、小型学术研讨会,不但提高了道教学术的研讨风气,更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及至世界学术界关于道教文化研究文流的先流。此外,《弘道》、《香港道讯》、《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学院丛书》、《全真道研究中心丛书》、《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丛书》、《玄门集粹》等书刊,均是青松观的出版成果,亦是推广道教文化的重要媒介。

青松观致力于道教文化的弘扬,创办了香港道教学院和《道家文化研究》丛刊(已出版14期)。侯观长在热心资助内地道教名山宫观的恢复同时,又在广东罗浮山黄龙观原废墟上,于1993年重建黄龙观,新建殿宇,修造亭台,开筑公路,经过几年的努力,至今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宫观建筑,使昔日荒弃的黄龙观成为罗浮山的一大胜地。此外,1993年在北京与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联合启建罗天大醮,共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与四川大学宗教所、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分别举办两次“国际道家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兴建青松观,为道教文化的弘扬和道教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

青松观的历史发展和青松观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寻找城市记忆 济南老建筑红色文化之旅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