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易经》为什么要用到六爻为何不用五爻或七爻呢(为什么六爻这么准)

乾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家好,《易经》为什么要用到六爻为何不用五爻或七爻呢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易经六爻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易经》为什么要用到六爻为何不用五爻或七爻呢和易经六爻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爻到六爻是什么意思易经与六爻有关系吗《易经》为什么要用到六爻为何不用五爻或七爻呢

一爻到六爻意思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和六十年。

请易经爱好者帮忙解答六爻

爻读yao,出自《周易》,此字是《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也就是说“爻”在《周易》里只是用来区分符合的一个字。

一个单卦三个爻,两个卦就是六个爻。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从下往上初爻至上爻分别表示年龄的一到六十岁。一爻代表十年,六个爻就是60年(一个花甲子)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初爻为阳爻就称初九,初爻为阴爻就称初六。

上爻是阳爻称为上九,上爻是阴爻就叫上六。二、三、四、五爻如果是阳爻就分别叫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二、三、四、五是阴爻分别叫六二、六三、六四、六五。

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关于《易经》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伏羲创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所以说“易更三圣”,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甚至怀疑《易经》是上一冰河时期的文化,这种怀疑也未必不无道理。不管如何,对于我们后世研易之人,重在用,而不在于追溯根源,不如把追溯根源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考古界,毕竟他们是行家,也有说服力度。《易经》明言四大内涵:象数理占,可见易中有占。孔子在《系辞传》中提到:“极数知来之谓占”,为了进一步阐述占的功效,又提到:“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由此可知,占的功用不容疏忽,且可以达到“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地步,乖乖,真是不得了!各位,大可不必相信我这一无名小卒的卖弄,总该相信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吧,且在《系辞传》中有明确记载,我说这话可是有理有据噢。那么易中的占与目下流行的六爻预测有关系吗?说到这里,就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易中之占的方法与六爻的方法乃至体系有何异同?《易经》中的占讲的是大衍筮法,具体方法请百度一下,恕不在此啰嗦了。而六爻的起卦方法通常是用三个开光的古铜钱,占者必有占题,且诚心摇晃若干下后,以出现反正面为一次,一共六次。而解卦者根据这六次摇卦的结果,装成卦,纳上六神,六爻中的日辰与月建尤其关键,刘基云:日辰乃六爻之主宰,月令乃万卦之提纲。各位,看至此,自然明了日辰与月建对六爻卦的影响之大。六爻推测吉凶的依据其根本在于五行生克制化。而《易经》中的占卜,在整本书中没有记载如何解卦,只记载了如何起卦。考虑到历史渊源,《左传》中的卦例大可以佐证,这也是本名书噢。但《左传》中记载的几个卦例以及解法与现存《周易》有些卦爻辞却不尽相同,加之,考古界近些年的发现,易学界大多数人认同:《易经》除了《周易》之外,还有《连山》易,《归藏》易,至于属于哪个朝代或年代,则又起了纷争,比如有些人认为,《连山》属于神农时代,《归藏》属于黄帝时代;也有些人认为《连山》属于夏朝,《归藏》属于商朝,孰是孰非,不是我等外行之人所能臆测的。据说《连山》以艮卦开始,《归藏》以坤卦开始,而《周易》以乾卦开始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在《易经》的占卜中,解法如果参考《左传》乃至日本高岛吞象先生的断法,应该是以卦意及卦爻辞为主,卦象为辅助的办法,这才是正宗的易占。而后来易学预测界采用的六爻预测除了采用易经八卦的架构之外,其预测依据和方法完全是另起炉灶,但亦有其准头,只不过已经脱离了《易经》的本意而已。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易经》中的占卜是预测之术,六爻也是预测之术,而二者间除了架构相似之外,其内涵则大相径庭。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六爻预测之术只属于预测学,而与《易经》却毫无瓜葛,若不信,请从《易经》中找寻出记载?有吗?没有!这也是此文的结论:易经与六爻是没有任何瓜葛的。所以,也不必为六爻穿上《易经》的外衣,虽然看起来很璀璨。其实,六爻预测的准确度还是蛮高的,那么又为何不堂堂正正的说六爻是预测术而不属于《易经》呢?既然准,何必要装?!

随着周天的演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情世故的复杂化,原本的三爻卦易已经是不够用的了。在我们先祖伏羲的先天卦的基础上,随着宇宙的发展,后来研究出来了六爻卦。那么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只用六爻而不是五爻或是七爻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用到六爻?南怀瑾老师是这样讲的:“宇宙间的事情、物理,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一切的变,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第七个阶段是另外一个局面的开始。”

事实上以现代科学证明,物理上、电子、原子的变都是六个阶段。《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通过老子的这句话也可以间接的辅证《易经》的现代宇宙学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古代关于六爻还有这样一则解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个说法也有很多争议,争议的地方就是何为三极?三极又是什么?在这里呢,我把一种主流观点说一下。三极,天地人。每一极分阴阳,三极阴阳相对。所以六爻成。

六爻分内外卦,下三爻为内卦,上三爻为外卦。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罣(guà)闯(占卜师)等四人拜见梁武帝。梁武帝很高兴,就一起玩起了射覆(通过占卜猜东西的游戏)。游戏裁判把一只老鼠装进木匣子里,封好后拿出来让包括梁武帝在内的众多臣子猜。

梁武帝先猜,他占了一卦,火雷噬嗑卦。武帝批断道:“噬嗑,是拘禁的象啊,匣子里装的是一只老鼠。六爻的爻辞说‘何校灭耳,凶’,看来已经是只死老鼠了。”群臣听后,手舞足蹈,大呼万岁。梁武帝也自信必能射中,脸上漾开了得意之色。

其他八位臣子的批卦断语,没有人是射老鼠的。最后打开闯公的批语,只见他这样写道:“卦在月日都很旺相,肯定是活老鼠。八月为金,金为四数,匣子里必然有四只活老鼠。离卦代表光明,日落以后就要熄灭了,爻辞又说‘死如弃如’,看来到日落时老鼠就都要死了。”

大家射毕,打开匣子一看,文武百僚一见是活老鼠,都大惊失色,幸好只有一只,便责问闯公:“你说有四只老鼠,这里却只有一只,你怎么说呢?”闯公说:“剖开它的肚子看看就知道了。”

梁武帝不好杀生,一直等到日落时见老鼠快要死了,才令人剖开鼠腹,赫然发现那只老鼠的腹内果然还有三只小老鼠!

六爻变效法自然,以自然做总结。天地君亲师,乾坤在前,注定造就不凡。我们至今都无法想象,我们的老祖宗头脑里装的是不是宇宙。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暗合《易经》最后附上孔子的一句话,望诸君学《易》有成。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关于《易经》为什么要用到六爻为何不用五爻或七爻呢和易经六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易经 一阳生 一阴生 春秋 借东风